春?暖花開,能否苦盡甘來,目前雞蛋價格比較糾結,有漲,有穩,有跌,各地報價存在分歧,其實也屬于正常現象,產區有差異,大小碼走貨快慢不一,但是,五一前后雞蛋價格可能會出現階段性小幅上漲,這一點大概率是會兌現的,但受供應壓力限制,漲幅可能有限?,小編認為有以下三大基本因素受到影響,僅供參考分享:
第一、供應端壓力山大,新開產和延淘蛋雞疊加,風險繼續存在。根據2025年3月份數據,4-5月份在產蛋雞存欄量預計維持高位(約13.1億-13.16億只),疊加春季補欄高峰和產蛋率提升,供應端壓力較大。如果淘汰雞數量持續偏低和延淘硬抗,供應過剩風險可能進一步壓制蛋價,所以,即使出現上漲,預期蛋價上漲空間也非常有限。
?
第二、五一節長假前備貨可能會帶動4月中下旬需求階段性回升,支撐價格企穩或小幅上漲。歷史數據(如2024年五一節)顯示,節日消費對蛋價有拉動作用,但是,2025年具體節慶效應需結合市場實際的供需變化做出判斷,目前各大產區供應充足,而需求動力有限,能否突破每斤3.5元的高度現在還不可知,所以,小編認為目前的蛋價以穩為主,淘老雞去產能才是硬道理,這也是決定下半年行情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?
第三、飼料成本變化影響盈利水平,飼料成本(如玉米、豆粕)對蛋價形成一定支撐,但養殖戶需承擔高溫季節額外成本(如降溫設備電費),依照目前的飼料成本來看,蛋雞養殖已經處于中度虧損的狀態,即每斤雞蛋要虧損0.5元左右,折合每箱雞蛋要虧掉22.5元(45斤粉蛋),而且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升級,預期豆粕價格可能會出現上漲,屆時可能會形成新的蛋價支撐,但是能否達到綜合成本線現在無法確定。
綜合?來看,五一備貨需求可能會推動雞蛋價格短期回升,但受高存欄量制約,漲幅或較溫和。而且蛋價?后續走勢不確定性?增加,若淘雞數量未顯著增加,供應壓力可能令價格承壓,屆時六月梅雨季節甚至跌破每斤三元的關口,未來雞蛋價格的關鍵就是去產能,抑制籠位的繼續擴張,長痛不如短痛,只有跌破飼料成本線才能真正逼淘老雞,否則五一漲價也是曇花一現。
都想規避2026年上半年的風險,這個時候可能沒有很大風險
今天全國有想漲也有想跌,穩定的比較難受,粉蛋需求不一樣走貨快是想漲,紅蛋需求沒有變想跌,漲不動是因為貨太多,跌不下是因為粉蛋走貨比較快,蔬菜退市后需求有所改變,改變的是家庭消費為主,加工和餐飲依然很弱,蛋價出現紅粉互相牽制,導致了紅想跌跌不動,粉想漲漲不了,當下局面是需求改變情緒難變,粉蛋在有需求期小幅漲價來拖住紅蛋的下跌。
清明放假有好有壞,交易市場放假的多,導致感覺走貨不好,例如東莞市場,近兩天拿貨少就是因為放假,明天收假后有可能需求好轉。終端消費在清明節期間肯定不差,較多回家祭祀的多少會增加消費,重點應該不是清明節需求能好很多,而是清明節蔬菜退市的影響,今年清明溫度高,蔬菜退市速度快,漲價提前也有可能,歷史的漲價都在4月中旬,今年希望能提前,清明到五一期間的漲價歷史上很少有大幅上漲,十年中有幾年大漲的現象,今年的條件似乎不太具備。
蛋價低迷卻又不會虧本,會不會老雞不淘繼續換羽,這是很多養雞人矛盾的事,5月中旬以后換羽能躲過淡季趕旺季,加上沒苗以及都怕明年上半年很差等問題,換羽不僅躲淡季趕旺季,春節前淘汰躲明年上半年的低迷期同樣是老雞考慮的問題,至少換羽成本低,也真的能規避上面所說的風險,改變不換羽的只有雞價非常誘人和不懂換羽技術的群體。如果選擇淘汰,今年的幾個淘汰時間點值得關注,炎熱的夏天來臨之前,飼料漲價影響老雞收益,剩下的估計就是春節前的換羽老雞和正常淘汰的老雞,6月之前不淘多半會等到9月淘,9月以后估計不會考慮換羽,老雞在9月以后應該只考慮淘汰。
今年上雞量變化同樣有機會截點,5月以后的進口雞苗逐漸上市,這個時候較多新建欄舍可以投產,1~5月之間上雞量應該不會很多,6月以后不缺苗不缺欄,只缺上雞的膽量,估計有苗價的吸引,8月開始上雞的積極性應該不會太差,也需要注意的是換羽老雞淘汰后想等等再上,都想規避2026年上半年的風險,這個時候可能沒有很大風險。
行情方面,趁熱打鐵,今天湖北因走貨快,庫存快被清空,小幅漲價問題不大,明后天不建議再過于著急漲,應該要穩定兩天觀察一下才好,能拉也要等兩天再拉,不能拉也未必能回到前面低點以下,有蔬菜退市的支撐,蛋價有可能走出低谷,由于老雞淘汰不夠積極,暫時上面空間有限,短期還不能完全確定需求改變能清空庫存,庫存沒空之前風險還在,最遲4月中旬以后慢慢漲價的可能性比較大,中長期看,今年養殖平均價格基本確定不會虧損,高利潤的可能性不大,各種擔心謹慎會讓大家做各種預防,行情很可能持續在低利潤上徘徊。
四月份蛋價能否反轉? 雞蛋價格在萬千期盼中還是讓人失望了,三月三拉漲失敗,清明節估計也不會有太佳表現。那么,四月份蛋價會如何演繹呢?有觀點認為大概率會繼續穩定或小幅下跌,主要來自于五大因素: 第一?、飼料成本支撐減弱?。雖然玉米價格預計會小幅上漲,但豆粕價格下跌,部分飼料廠家已下調蛋雞料價格,整體飼料成本處于相對低位,雞蛋價格缺乏底部支撐。 第二?、供需矛盾加劇?。供應方面,在產蛋雞存欄量繼續增加,老雞延淘疊加新雞開產,整體產蛋率提升,補欄量也處于高位,供應壓力顯著??;需求方面,4月處于消費淡季,清明節備貨不及預期,餐飲需求疲軟,終端走貨緩慢?,加上各環節都置若罔聞,繼續瘋狂擴張。 第三、庫存高企?。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的庫存都處于較高水平,部分產區庫存去化也較緩慢,加劇了價格下行壓力??。 第四、市場低迷,情緒低落。由于三月三、清明節蛋價拉漲失敗,導致各環節持悲觀態度,對市場缺乏信心,庫存積壓,蛋價繼續小幅下跌。 第五、季節性因素?。?歷史同期規律?:每年的四月份通常處于春節后需求淡季,加之氣溫回升,產蛋率?回升,再加上蔬菜和豬肉價格也比較低,替代性消費增加,雞蛋價格往往處于弱勢運行階段,也不具備上漲的基礎。 第六、雞蛋行情歷史推演。①平穩波動占30%,若供需基本平衡、無重大突發事件,價格或小幅震蕩,區間與2024年同期持平。?②上漲占30%,飼料漲價+疫病減產+節日需求疊加,可能突破季節性高點。③?下跌占40%,產能過剩+消費疲軟+替代品降價,導致價格承壓。 總而言之,如果資本繼續大規模入局蛋雞養殖環節,不但四月份蛋價難以反彈,未來的雞蛋價格都不看好,內卷還會日益加劇,蛋雞恐或復制生豬之路。